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战斗,高呼“武侯”、“阿公阿祖”的汉军掩杀过来,蒲甘军就败退了。
阿朗悉都只是想要试探一下中原王朝的态度,若是中原王朝表现得忍让,那他可就要抖一抖了。
但他派来的领兵大将也不傻,曾经的大理国可是能够与蒲甘国掰手腕的,这么强大的大理国,被中原王朝一战而内附,他也得掂量一番汉军的战斗力。
这一掂量不要紧,汉军的碗口炮来了一轮齐射,蒲甘军的十多头大象便被惊吓得满场乱跑,将阵线撕扯得混乱无比,山士奇以三百余骑兵侧翼杀来,蒲甘士兵们调头就跑。
这一战蒲甘军的伤亡并不大,毕竟只有三千士兵,遇到了山士奇带领的千余汉兵,又是丛林作战,蒲甘军折损了数百人,却被山士奇一路追着,连破六寨。
金齿城准确来说应该叫金齿地区,大致位于后世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,当地的土著百姓喜欢以金缕片包裹牙齿作为装饰,因此被中原王朝称呼为“金齿百夷”。
山士奇连破六寨,就将大理国时期的疆域向南扩了数十里,然后他便推不动了,没办法,这里的地形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军队出动,单单一个后勤补给就要老命了。
在山士奇看来,这不过是一场寻常不过的边境冲突而已,他在腾冲府理清边境时,与这里的诸多土著蛮部,比如什么勐人、掸人、骠人等起了多次小规模的冲突,最终都是依靠汉军的武力完成了有效的沟通。
在腾冲府南部,生活着诸多土著部落,这些土著部落也效仿中原,建立了许多部落联邦式的小政权,非常之松散,而且多以“勐”为开头。
比如中原王朝称呼的南诏国,被土著称呼为“勐舍龙”,大理国则被称呼为“勐僰”,此外还有勐掌、勐嶲、勐舍、勐毕、勐蓬、勐卯、勐雅等让云南官员们头疼不已的小国。
就好比勐卯国,在唐朝时就被南诏国吞并,但南诏国衰亡、大理国建立后,勐卯国又独立了出去,成为蒲甘国名义上的附庸,同时也向中原称臣。
毕竟这个时代能够真正推行中央集权的势力,大概也就只有中原王朝符合条件,蒲甘国的统治核心其实在丽水与怒江中下游地区,名义上对后世缅甸北部有统治权而已。
诸如勐掌等小国,南朝时期就与华夏建立了外交朝贡关系,多生活在横断山脉的小盆地之间,很难将这些地区统一起来。
山士奇的试探就此结束,他命手下长史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报,送到了昆明府,认为朝廷若能派出五万大军,就可以征服蒲甘国。
收到山士奇的上报后,李若水与卢俊义都有些头疼,倒不是说朝廷没有能力派出五万大军,而是后勤压力太大了,五万大军起码需要调动二十万人次以上的民夫。
在东南地区打仗,后勤压力比在西域方向作战还要大,实在是云南南部的山脉太多了,又多原始丛林,瘴气毒虫横生,南征的最大困难是士兵伤病问题。
“还得靠水师逼迫蒲甘蛮归降啊!”
李若水长叹一声,朝廷光复一地,采取的安抚措施往往是吸引内附地百姓向外走,比如高丽王国内附,朝廷就引导朝鲜百姓入日本参与抢劫和作战;比如西夏被平定,党项百姓就被内迁与关中汉人混居,通过关中的作坊创造就业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