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现在,只是分化拉拢打压应该也够用了。
之前,任小平还没有想好该拉拢哪一些,该打压哪一些。
但是现在看到邓芝这个名字,任小平发现南阳还是有一些能人的。
虽然不如颍川这种,也不如兖州或者冀州,甚至都不如徐州的陈家。
但对任小平来说足够了。
顶尖谋臣有陈宫贾诩,顶级名将,不管是带头冲锋的勇将,还是帅才都是不缺的,唯独缺少的恰恰是中层文治人才。
现在地盘小还好,等将来地盘大了,要是没有这些人才,那么一定是会出大问题的。
而邓芝就不错,虽然现在还年轻,但是好歹是能成为季汉重臣的人,能力自然不必说。
所以只要他现在把邓芝弄到手多加培养,前期当个中层人才,后期也可以委以重任,还是相当不错的一个人才了。
这也是任小平要张绣弄一个南阳年轻俊才的资料的原因。
他想要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人才。
大才他不用想,但是中坚力量的人才应该是会有一些的。
任小平本来是这么想的,但是当南阳各世家的俊才的资料整理好交给任小平后,任小平却发现还真有一个大才。
“李严,小世家出身,现为南阳郡郡吏,颇有才干!”
看着资料中的信息,任小平缓缓出声。
这个李严,是他记忆中的李严吗?
就是和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大臣的李严?
这可是一个猛人啊,不仅内政方面有一手,武艺其实也不俗。
刘备入蜀打到绵竹的时候,李严可是能和当时的黄忠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的。
最后还是黄忠以诸葛亮的诈败之计使李严被包围才投降的。
一个邓芝,一个李严,发现这两个人才,任小平觉得已经值了。
当即,任小平就给张绣去信,要他立即招揽邓芝。
当然,以现在世家对于张绣的未来不看好,估计不会招揽成功。
但这也没关系,在招揽邓芝失败之后,张绣再举荐邓芝为官,这样既显得张绣大度,又对邓芝有着知遇之恩,只要张绣能守住南阳,假以时日,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。
哪怕实在不行,等将来和张绣和吕布的关系暴露,也能让邓芝心中重新权衡,然后乖乖的加入进来。
至于李严,任小平若有所思。
李严本来就是郡守郡吏,这个职位,说白了就是为郡守的属官,为郡守处理事务的官。
任小平新来,不认识李严,但是张绣和李严肯定熟。
既然如此,那就好办了。
先给李严升官,比如先从普通郡吏升为主簿,这也是知遇之恩。
等李严干一阵子且这个时间不宜过久,然后再把他升为郡丞,成为张绣的副手。
这样一来,李严骤然升官,还是连升数级,一跃成为了张绣之下的南阳第二人,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知道李严是张绣的人了。
久而久之,李严是张绣的人这个标签就洗不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