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 142章 总攻!(2 / 2)

叮叮叮!

陈兰雷薄带来的士卒闻言,不再抵抗,立马丢下武器,抱头蹲下。

黑夜之中,视线根本就看不远,再加上并州狼骑突然冲出来,直接就把他们给冲溃散了,到处都是混乱,早就没有再战的心思了。

所以现在听到陈兰雷薄已经死了的消息,所有人无一例外直接就投了。

“立即收押俘虏,来两百骑与我前往相县!”

时间不等人,张辽留下步兵与三百骑兵收押俘虏,自已带着两百骑兵准备去夺下相县。

陈兰和雷薄已死,相县没有主事人,张辽毫不费力的就接管了相县。

自此,张辽才终于是松了一口气。

自从吕布南下之后,张辽一直在想办法诱陈兰和雷薄出城。

上次送俘虏回来的时候,张辽就有意的让押送俘虏的并州狼骑返回,然后自已再分兵押俘虏继续北上,以此营造一个兵力稀少的样子。

只是,上次陈兰和雷薄仍旧没有出城。

直到这次他得到寿春被围的消息之后,再次察觉到了机会的到来。

若是寿春被攻破,那么相县这小城早晚也会跟着被灭,所以不管怎样,陈兰和雷薄此时不然不会无动于衷,一定会有动作。

因此,张辽再次设好伏,等待陈兰和雷薄上套。

而果不出张辽的意料,寿春被围的消息传来,陈兰和雷薄就坐不住了,带兵出了城……

拿下相县之后,张辽让剩下的几百步兵押送俘虏北上交予高顺,然后快马高顺派兵来驻守相县。

到时候,他就可以南下与吕布会合了。

高顺的动作很快,几天之后,就来了两千人接手相县,张辽则是带着五百并州狼骑迅速南下。

这个时候!

曹操等人,计策失败,暂无他计,只能制造攻城器械,尝试偷城。

自偷城不成,纪灵越发的谨慎,日日巡守,加之胜了一场,士气也高昂,也守的寿春固若金汤,曹操等人一时之间拿城不下。

最后,只能先暂且围城,寿春外无援兵,等围城日久,城内守军必然士气再次下降,等到了那个时候再攻城,则必然事半功倍。

但围城对后勤的负担极为的大。

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,城还没有打下来,但曹操的粮草却先见底了。

吕布暂居小沛,但小沛这个地方根本养不起并州狼骑,所以吕布之前都是靠刘备的支援。

而这次围攻寿春,任小平照例去占刘备的便宜,理所当然的吃刘备的粮。

因此,这个时候刘备也没有多余的粮,所以曹操向孙策借了十万斛粮。

但曹操兵多,哪怕是十万斛粮,也不够吃几日的。

没多久,借来的粮也要吃完了,这不禁让曹操头疼不已。

他自起兵以来,就没有哪一次粮草充足过的,每一次打仗,最先出问题的就是粮草了。

“粮草……粮草……”大帐之内,曹操头疼的想着粮草之事,想着想着,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。

“我记得有一个粮官,与吕布之人相识……”

曹操眯了眯眼,他是个疑心很重的人,当时就起了疑心,只是后来没事发生,就把这事忘了。

但是现在想起来了,那么曹操就觉得还是拔除掉这个隐患好了。

宁可错杀,不可放过!

既然有了疑心,那么不管真假,先让自已的疑心消除总是没错的。

何况,还可以借此多坚持一阵子,一箭双雕,岂不美事。

“来人,将仓官王垕叫来……”

……

“哎呀,老曹家差点哗变了?”曹操那边突然的动静自然是瞒不住任小平他们的。

看着送来的关于曹操那边的报告,任小平不由咋舌。

“啧啧啧~!可惜了一个好粮官了。”

任小平还记得那个负责的粮官,虽然是个小人物,但是却尽心尽力,一丝不苟。

可惜,为了平息曹军无粮产生的怨气,曹操先是让王垕小斛分粮,等所有曹军的怨气聚集到了粮官王垕的身上后,曹操再毫不留情的杀掉。

如此,就可完全的平息曹军的怨气,罪全在王垕的身上,曹操则是完全置之事外。

甚至,还因为铲除了王垕这个贪粮的蛀虫曹操还能加强在军中的威望。

“嗯,这场景怎么有些熟悉?”

任小平皱了眉在脑海中翻着记忆,忽然就想到了曾经在短视频里看到的土木实习生担责一事。

任小平瞬间恍然:“拉小人物出来顶罪这种事,原来几千年前就有了啊……”

虽然曹操这边是主动的,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最终遭殃的都是小人物。

这一瞬间,任小平感到一丝庆幸,庆幸他穿越的身份还不错,不会出现这种事情。

要是他穿越过来是一个小人物,保不齐就是王垕的结局。

刷!

光线忽然一亮一暗,魏延掀开了帐帘走了进来。

“任先生,主公找你去议事。”

任小平回过神来,点头应道:“好的,我马上去。”

来到中军大帐,吕布开口就问道。“子修,曹操要我们强攻寿春,这事你怎看?”

“哦,同意就是了。”任小平笑道。

自知道曹操那边的事后,他就知道会发生这种事。

粮草永远是曹操的短板,不知道有多少次,曹操都是因为粮草的原因而不得不退兵。

而现在曹操没了粮草,再守下去,必然军心溃散,所以他必定会赶在这之前拿下袁术,不然之前的所有行动都做白费工了。

吕布闻言,皱眉道:“可是我们是骑兵,怎么攻城?”

任小平摇头道:“我们只是同意,又没有说我们要去攻城。”

“可……可……”吕布被任小平的话弄的直接卡壳了,可了半天都没有想出该怎么回话。

任小平自然知道吕布的意思,笑着道:“姐夫,你可知攻城为什么要围三缺一?”

“这自然是为了不激起守军的顽强抵抗之心,若是将城池四面都围住,那么守军知道没了退路,自然会奋死抵抗。”

“但若是给守军留了一条退路,那么守军就会心存希望,到时候攻城的时候抵抗就不会那么强烈……”

吕布作为将领出身,这些基本常识自是娓娓道来。“这样一来,既可以减少物资消耗与伤亡,减少攻城的难度,还可以在放开的一面预设伏兵,达到诱孤立之敌以突围,然后歼敌于预设的伏击地区的战术目的。”

任小平点点头:“姐夫作为战场宿将,这些自然是比我更熟悉,所以现在另外三面有曹操,刘备,孙策了,那么作为围三缺一的最后一面,且我们还是骑兵这种野战兵种的最好安排不就显而易见而来吗?”

“你是说,我们是那个伏兵?”吕布恍然,他虽然知道战争的基本常识,但此时还真没有把这些结合在一起想。

但现在经过任小平一提醒,他才发现可不就是这样么。

他带来的都是骑兵,自然是野战牛逼,攻城不行,但是其他三家都有步兵,都能攻城,所以他最好的安排就是作为一股伏兵,在敌人突围的时候杀出。

这么一想,吕布才知道任小平为什么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了。

确实,曹操要攻城,他们同意就是了,反正他们也不攻城,无所谓的事。

想明白之后,吕布很快回信曹操,表示支持曹操的决定。

只是刘备和孙策,却是不那么的情愿。

这一个多月来,他们也是组织了几次攻城的。

但是因着有纪灵坐镇,他们几次都损失惨重,却没有一点成效。

现在曹操要强硬的要求他们拼死攻城,不用想都知道到时候伤亡会有多大。

因此,刘备和孙策二人自然是不愿意。

但是,粮草快要告罄的曹操可管不了那么多了,他只给刘备和孙策留了一句话。

“要是你们不愿意配合我攻城,那么我立马和袁术罢兵言和,并立马退兵。”

曹操此话一出,刘备和孙策直接被吓到了,然后连连表示愿意陪着曹操强攻寿春直到拿下寿春城。

开玩笑,这里就曹操最强,要是曹操撤了,那么腾出手又怒气勃发的袁术必然要报复他们。

而没了曹操,他们未必能承受住袁术的报复,哪怕承受住了,损失也必然惨重。

因此,哪怕不情愿,此时他们也不得不配合曹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