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其实不太擅长品茶。
年轻人的味觉很敏感,20岁左右的年轻人,味蕾数量大约有九千-一万个,这时候能清晰区分酸甜苦咸鲜。
到了30岁,味蕾数量会减少到七千-八千个,敏感度下降15%左右,如果你刚好得过新冠之后,可能感觉会下降更多。这时候你对甜或者咸的阈值提高了,需要更重口一点才能尝出来,但是苦味的敏感度还保持着,这是基因里的进化保护机制,避免误食毒素被毒死。
年纪越大,味蕾数量越少,但是苦味敏感度一直有,就很突出,所以年纪大的人对苦的味道感触好像更深了。
其他味觉迟钝,但是苦味依旧,再尝到苦的味道,还有一种特别怀念的感觉。
冯浩喝这个茶,就感觉,这款茶,长辈们肯定也会喜欢。
这个苦不是单纯的苦,滋味很丰富,也不是那种吃人参党参的感觉,有种苦巧克力的苦,苦和涩是分开的,喝这个茶会让自已味蕾变灵敏的感觉。
有一种越发静心的感觉。
这个茶也可以给首都里的秦老喝一些。
凌将军要是状态好一点,也可以尝一尝,不过可以给凌部长发一些。
恩,焦老也可以给安排上,廖教授肯定会喜欢。
冯浩脑海里想着,不知不觉自已朋友圈多了一堆年纪大的长者。
不过记忆里,自家爷爷奶奶不喝茶,爷爷喜欢喝酒,奶奶也喜欢,饭前最好先喝一杯白酒那种,姥姥不喝茶,姥爷倒是会一直拿着一个玻璃瓶,每天装茶装的特别多。
可以给姥爷也寄一些,熟普洱对胃比较友好,哪怕那些总说自已喝茶胃疼的人,也是可以喝熟普洱的。
老人尝这款茶,估计有更丰富的味道。
年轻人不会喜欢吃苦,因为对苦味没有特别的感觉。
年长会怀念,他自已不知道为什么怀念,实际上是味蕾的缘故,那是你记忆中唯一还能记住的味道,不变的味道。
一群人喝茶对茶的品味各有区别,经历不同,心境不同。
比如完全没有吃过苦的大乔,就觉得奶茶更好喝。
当然这个也好喝,喝了肚子还挺舒服的,胃暖暖的。
冯浩自已品茶品多了,他味蕾更丰富,品尝出来好喝的会更好喝,难喝的也会更难喝,并不是越灵敏越好,各种功能都有正向和反向的作用的。
副作用也有很多。
一起品茶,也是一次交流。
比一起喝酒更平和冷静的交流。
其实喝茶也很适合吹牛,聊自已兴趣爱好什么的,聊自已经历什么的。
要是以前萧老板就要开始吹牛了,但是现在心境不同了,喝茶,多喝,少说,好喝的茶能占住嘴,让自已闭嘴。
喝完茶容易饿。
晚上萧老板说请客,因为过来,蹭饭蹭了好几天,一定要让他回请一下大家。
最近都是跟着冯少的节奏,萧老板都忘记自已的主场了。
他的主场是全场嗨起来,今晚萧少买单。
当然不好带他们去酒吧,他们都还是学生。
萧老板定了瑞吉的餐厅,专门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主厨来做晚宴,晚上吃饭然后唱歌玩乐一条龙那种。
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,但是也算是这边最贵的了。
以前他都是这样带新女友消费的,去高档场所,一次就把钱花到位,说起来特别多,一晚上吃饭能消费掉五万十万的,但是之后,哪怕你再带她去吃路边摊,她也不会觉得苦,而是觉得有情趣有浪漫。
有钱人花钱,看起来花的多,最后算起来,可能还没有普通上班族谈对象花的多。
高消费,自已也参与了,不一定买礼物,对方靠期待感自我满足了。
但是普通人谈对象,一直买礼物,省吃俭用,最后礼物算下来的钱也非常多,但是自已平时又很节俭,对方觉得和你过不上幸福的生活,最终还是分手了。
残忍的现实都是这样的。
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选择不谈,自已也挺好的。
喝好了茶,坐车到吃饭的地方。
还是杨处开宾利,冯浩坐副驾。
等车开到瑞吉的时候,冯浩还是有点心跳加快,脸色微红,自已就是在这里被大小姐用一瓶红酒放倒的。
重回案发现场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