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909章 新边疆新矿场(第三更,求订阅)(1 / 2)

什么是未来呢?

对于有的人来说,他们看到的未来在地球,而对于有些人来说,他们所看到的未来在太空。

黑格尔曾说过: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,他们才有希望。

在这个时代,毫无疑问的就是——每一个有志未来的国家都在仰望着星空,而有的国家已经置身于星空。

在SEA于月球的熔岩管内建立人类第一个月球永久基地“前哨一号”之后,美国的“詹姆斯敦基地”在年初1月23日,抢先于苏联之前,成功展开于月球熔岩管内。

1607年初夏,104名英国人历经艰险航程之后终于在弗吉尼亚沿岸成功登陆,并顺着詹姆斯河河畔建立起一座聚落。从此,詹姆斯敦成为了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。

而美国以此“詹姆斯敦基地”为其月球基地命名,其想法可想而知。

随后,苏联的“加加林月球基地”也被整体发射到了月球,与熔岩管基地不同,它是人类第一个月面基地。

嗯,苏联又夺取了一个世界第一。

它以此来宣称——苏联才是最先抵达月球的国家。同时,这还有一个隐喻——美国人只会在月球钻进老鼠洞里,而苏联才置身于阳光之下,置身于光明之中。

有时候,赢,是无处不在的,只要你换一个角度,总能找到赢的角度。

在一定程度上来说,在时光进入到这一年之后,这个世界除了战争之外,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这场月球竞赛。

毕竟这个时代人类还是对太空充满了想象。

6月13日,月球13号火箭于万户角成功发射,几天后,三名宇航员抵达了“前哨一号”基地,此时基地经过一次扩建,面积已经超过140平方米——这是月球上最大月球基地。

“除了成为先行者,我们别无选择。”

在“前哨基地”内,在走出气闸的时候,宇航员劳伦斯就看到了铝牌上的这句话。

一名地质学家的劳伦斯,进入前哨1号的时候,甚至有一种感觉——进入了圣殿之中。

这不是月球的圣殿,而是地质的圣殿。

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,是因为自从去年前哨1号基地投入使用以来,随着探索距离的扩大,他们已经在月球上发现了十余种月球独有的矿物以及晶体。

对于地质学家来说,这里自然是一座圣殿,一座发现新物产的圣殿!

那些发现,随时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。

“欢迎你的到来,劳伦斯博士。”

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过来,是宇航员汉克,只见他把口的一个蓝色贴标识贴到了他的胸前。

“博士,现在开始你就是前哨1号的菜鸟,直到下一个一次抵达前哨1号的宇航员。来到之后,你都是菜鸟。”

“菜鸟?”

劳伦斯有些诧异的看着对方。

“对,在基地所有人都可以使唤你,都可以命令你,好吧,欢迎你的到来,让我脱离了苦海。”

他的的话音刚落,第二任务小组指挥官刘佳伟就说道:

“汉克带他们去宿舍区,帮他们安顿下来。”

刘佳伟随后走到任务小组指挥官林浩东的面前,说道:

“浩东,欢迎你再一次抵达月球。怎么样?和你上一次来月球这里有什么不一样?”

林浩东是乘月球7号的抵达的月球,那时候,他们仅仅只是在月表进行了探测。

“嗯……最大的不一样就是,我可以脱掉宇航服了。”

林浩东的话,让刘佳伟哈哈大笑起来,然后,他就对自己过去几个月里任务小组实施任务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,然后又说道:

“对了,探险者一号我们完成了检查,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任务?”

“明天吧……”

林浩东朝着基地外看了一眼,所有的宇航员之中,他是唯一一名完成了探险者一号驾驶训练的宇航员。

月球基地的气闸舱门缓缓开启,林浩东和劳伦斯穿着笨重的宇航服,一前一后地踏入这片永恒的灰色荒漠。他们的靴子在细密的月尘上留下清晰的脚印,每一步都激起微小的尘埃,在低重力环境下缓缓飘落。

两人登上停在基地外的月球车,林浩东熟练地启动引擎。车轮碾过崎岖的地表,驶出熔岩管庇护所的阴影。当月球车翻过一道低矮的环形山脊时,阳光突然倾泻而下,照亮了前方平坦月海上的金属造物——探路者一号。

那艘月球飞船静静矗立在月面上,修长的银色机身反射着刺目的阳光,这个月球飞船看起来和早期的登月舱有点类似,它使用多台小型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。飞船两侧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像一对巨大的翅膀,在真空中毫无颤动。

“劳伦斯,你看,”

林浩东的声音通过通讯系统传来,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