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老师开始上课后,心里还微微有些兴奋,因为校长把一个天才交到她手上,明显是对她教育质量的肯定,说不定以后她还能承担学校更重要的职务。
只是天才与普通人之间是有差距的,一个普通人想要教育天才,其实是一件压力极大的事情,哪怕这个天才只有“六岁”。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宋一位著名诗人苏轼的诗作。”
吴老师话音未落,王刚已经举起手来。
“汤幼民同学,你有什么问题?”
“老师,苏轼不是南宋人,他是北宋人。”王刚指正吴老师的口误。
“呃,我刚刚说了南宋吗?”吴老师笑容一僵。
“没错,你讲了南宋,事实上,苏轼是北宋人,他死于1101年,他死后26年,北宋才灭亡。”王刚头头是道的说道。
吴老师咽了口唾沫,尬笑道:“不好意思,老师口误了,苏轼确实是北宋人,汤幼民同学说的对!”
王刚继续说道:“老师,您身为语文老师,连苏轼所在朝代都不知道吗?”
吴老师嘴角一抽,说道:“我当然知道苏轼是北宋人,刚刚我只是口误,口误,明白吗?”
王刚眼睛一眯,慢慢坐下来。
吴老师擦了擦额头的汗,说道:“我们继续上课,今天我们学习苏轼最有名的诗作《水调歌头,明月几时有》,大家有听过吗?”
王刚再次举起手。
吴老师咬着后槽牙问道:“汤幼民同学,你又有什么问题。”
王刚说道:“老师,苏轼最有名的诗作不是《明月几时有》,而是《念奴娇,赤壁怀古》。”
吴老师放下书本,强忍冲动,对王刚说道:“汤幼民同学,你先坐下,不要影响老师上课。”
王刚无动于衷道:“老师,论知名度,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也在《明月几时有》之上。”
吴老师皮笑肉不笑道:“汤幼民同学,你先坐下,不要再指正老师的口误了。”
王刚不理不睬道:“吴老师,您身为老师,一言一行应该严谨,您若是口误,将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指导。”??
吴老师额头青筋都爆出来,要不是校长的吩咐,她早就把王刚罚到外面罚站。
“谢谢汤幼民同学,老师向你道歉。”
王刚看吴老师快要爆发,赶紧坐下来,却不知道他的行为,在周围同学眼里,简直就是惊世骇俗。
吴老师耐住性子继续上课,这次她讲课时明显小心许多,一字一句都要斟酌,不给王刚抓到毛病。
只可惜王刚的学识何止高她百倍,不管吴老师说什么,王刚都能抓住她话语中的瑕疵,然后给予指正。
这节课上到最后,吴老师的自尊心都快崩了,课间铃声一响,她就拿着书本离开教室,一刻都不敢多待。
老师一走,教室立刻就沸腾,很多同学围住王刚。
“汤幼民,你好厉害,老师都说不过你。”
“汤幼民,你身为学生,怎么能反驳老师。”
“汤幼民,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?”
王刚通过一节语文课,立刻成为班级里的风云人物,只有两个人始终无动于衷。
一个是汤为民,一个是何家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