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584章 六国订单(1 / 2)

咻咻

窗户外传来小薇的声音,下一秒就落在杨小涛的胸前。

听着杨小涛欢快的口哨声,小薇在半空中转着圈圈。

小家伙现在到处乱飞,尤其是喜欢在工厂里转悠,好奇心的作祟下,最喜欢打听消息。

“主人,你猜我听到什么了?”

小薇看到屋子里没有别人,就在半空中追着苍蝇,然后伸出小手一道闪电劈拉飞出来,半空中立马传来一阵焦糊味。

杨小涛看了眼,无奈摇头,这屋里的苍蝇蚊子也是倒了霉。

没事往这里面跑,那不是自己找死嘛。

杨小涛靠在椅子上,闭目养神。

“听到啥了?”

杨小涛嘴上说着,心里却是好奇,毕竟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嘛。

小薇来到杨小涛肩膀上,两只小手搭在杨小涛的脖颈处散发出莹莹绿光,顿时间杨小涛只觉得身心俱爽,疲惫也是一扫而空。

“主人,我在食堂里听说有人要娶媳妇,而且还是个寡妇,大家都在议论,为啥要娶个寡妇…”

小薇八卦着自己听到的消息。

跟在杨小涛身边也有十来年了,对生活上的事情,小薇也都了解。

更知道男女之间的那些事。

“这寡妇咋了,又不是洪水猛兽。”

杨小涛回了句,小薇却是点头,“那些人说这寡妇年纪老大了,还有两个孩子。”

“谁啊?”

“车间里一个工人,年纪不大,三级钳工…”

小薇说着,杨小涛起身准备回家。

“或许,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!”

说完杨小涛出门往外走去。

小薇咻咻两声,随后跟上。

她喜欢萝卜,讨厌白菜。

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院里的大槐树…

出了办公楼,杨小涛跟碰到的人打着招呼,随后来到停车场。

老道跟叶老两人正在车边聊天,说的正起劲。

“你俩聊什么呢!”

杨小涛走到跟前,老道笑着,“你上次回来不是说要搞新机床嘛,我俩正说着呢。”

杨小涛打开车门,三人上车。

“不是交给老常了吗?”

杨小涛随口说了一句,两人都笑了起来。

可能是受到上次汇演的刺激,常明杰他们车间以及研发部门可是受了刺激。

这年刚过,就开始定了目标。

说是要研发出来更精密的机床。

为此,还特意成立了项目。

恰好这次碰到探月计划,杨小涛这个副组长就“任人唯亲”,给了常明杰一个机床研发小组组长的身份。

这下,压力就给了常明杰他们。

这件事,不少人眼里都羡慕着。

毕竟这机床研发也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,可是领着特殊津贴的。

叶老笑道,“这事哪有那么容易。”

说着揉着膝盖,“我这几天去让他们帮忙做太阳能电池板,每次去都看到一群人顶着黑眼圈,要么就是趴在水星机床的设计图上。”

“啧啧,这压力啊!”

叶老说完老道也笑起来,“你还好啊。我们才跟着遭罪呢。”

“一天天的,给我们一堆各种参数要求,让我们去做各种合金。”

“我们现在钛铼合金还没研究明白呢,他们都开始计划用上了。这算啥事啊!”

说完拍拍杨小涛的肩膀,“我感觉这群人快要疯魔了,你最好去看看。”

杨小涛开着车往四合院走去,听到老道的话反而不在意了,“没事,不疯魔不成活。”

“说不定他们还真能干出点事呢!”

然后又对着老道笑笑,“既然人家提要求了,你们可得紧着点,别拖人家后腿。”

老道笑笑,然后无奈摇头,“我们也不想拖后腿啊!”

“这年终大奖颗粒无收,研究所的小伙子们也是憋着口气呢!”

“唉,可怜我这把老骨头啊,到现在还不得安宁啊…”

老道虽是抱怨着,可看到研究所那热烈的氛围,心头更多的还是高兴,欣慰。

那种热情,就跟当年在西北戈壁滩上一样。

心中有梦想,眼中有光明。

“对了小涛,还有件事你得过问一下。”

叶老看了眼老道,知道他是言不由衷,却是对杨小涛说道,“机床想要提高精度,想要做出更好的机床,靠现有的机器是不行的。”

“还得靠人!”

杨小涛点头,“师公,这点我知道,所以我准备从各地找几个大师傅。”

说到这,杨小涛就想起同为副组长的老王。

这事得跟他说说。

哪知杨小涛刚说完,叶老刘摇头说道,“这找人是一条途径,但不是最好的。”

杨小涛放缓车速,“师公,您想说什么?”

叶老随即笑道,“我就是想提醒你一下,人才的培养才是长久之计。”

“尤其是专项人才!”

“培养人才?专项人才?”

杨小涛脑海中好像划过一道闪电,整个人也不自主的想到一些事情,车子随之放缓。

关于人才的挖掘培养上,杨小涛早就做过工作。

就比如说,近几年九部的职级考核。

原本比较全面的考核,如今在杨小涛的影响下,更加侧重某一方面的能力。

就比如说,负责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工人想要提升职级,就会用发动机的部件作为考核项目。

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工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部件的熟悉程度,同时增加个人经验。

毕竟,工厂需要的是能够做出更好部件的工人。

像刘大明沈荣这样全面的大师傅,想要培养出来,不仅要看学习能力,还要有个人的天分。

所以,这种全能的大师傅并不多。

这也是杨小涛想要改变的状况。

只要这样‘一技之长’的工人多了,今后的发展道路才能走的顺畅。

只是到现在为止,这种办法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。

哪怕用平常的联系的部件来做,也有很大部分人,无法完成自我的突破。

杨小涛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没想到现在叶老竟然说出来了,杨小涛也想听听叶老的想法。

“对,专项人才,就比如说,将机床的研究最困难的地方单独拿出来,找几个人,就让他们专门研究如何提高精度!”

“时间长了,锻炼长了,说不定就可以熟能生巧。”

“这种专项人才多了,自然而然的就能带动总体的提升。”

叶老将想法说出来,然后又补充一句,“其实这就跟学校里分文理一样,让合适的学生做适合的学业,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出来。”

杨小涛听了前面的话,并没有觉得新奇。

毕竟,眼下杨小涛就是这么吩咐做的,不同的是,他将其作为考核项目,让工人自己主动学习。

但在听到最后一句话时,脑海中更是浮现出一个大胆想法。

慢慢的,车子听在胡同口。

杨小涛却是没有下车,而是缓缓转头,看向叶老,“师公,老道,你们说,咱们搞一个技校咋样?”

闻言,叶老神色一动,眼前一亮。

一旁的老道捏着胡子,目光开喝之间,神色凝重。

“技校?就跟夜校学习识字那样?”

老道开口问道,杨小涛立马点头,“对,就跟扫盲班那样,不过也不一样。”

“咱们要做就要做全套,就跟高中那样,教学生怎么使用机器,怎么来做部件。”

杨小涛想起后世那句流传甚广的广告语。

也是那句广告语给了他启发,现在因为直接考核,工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,但他们还缺一个名师指导啊。

“我看行。”

叶老率先开口同意。